期刊简介

               《骨科》杂志是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主办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2010年4月,其前身是医学泰斗裘法祖教授1964年创办的《华中医学杂志》。《骨科》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并被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骨科》杂志作为年轻且迸发蓬勃朝气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贯彻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坚守端正学术的态度。本刊重点报道中国骨科领域先进的基础科研成果和骨科临床疾病诊疗新进展,以及对骨科基础和临床领域国际最新成果的动态综述,坚持刊物的科学性、实用性、信息性。同时邀请国内外骨科专业学者定期撰写专家笔谈和述评等,并开设有实验研究、临床论著、病例报道、经验交流、综述、学术争鸣、会议纪要等栏目。本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从事骨科专业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临床医师、基础研究者和广大医学院校师生。《骨科》杂志以季刊形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季首月20日出版。每期10元,全年40元,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到当地邮局订阅,如错过邮局订阅时间,可随时向本刊编辑部邮订。国内总发行:湖北省邮政公司。邮发代号38-26。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99/R,国际标准出版物号:ISSN 1674-8573。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骨科》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430030事务邮箱:orthoj@tjh.tjmu.edu.cn    投稿邮箱:orthopaedics2009@163.com电话(传真):027-8366264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出版部门: 《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57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99/R

邮发代号: 38-26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1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 国际刊号:1674-8573
  • 国内刊号:42-1799/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骨科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结合骨搬移技术分期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结合骨搬移技术分期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行手术治疗32例股骨及胫骨慢性骨髓炎病人,采用分期治疗:一期进行彻底清创、去除死骨、放置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安装环形外固定延长架;二期取出万古霉素抗生素链珠,进行截骨延长、骨搬移.定期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搬移情况,骨搬移结束后视断端对合情况决定是否植骨.采用Paley评分和美......

    作者:彭军;周雪峰;白克文;鲍磊;王蒙;樊佳奇 刊期: 2017- 06

  • 布鲁氏杆菌病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及表现特点

    目的通过探讨和明确布鲁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特点,从影像学角度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72例布鲁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病人的影像学资料(X线、CT及MRI片),所有病人均经实验室、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53例,女19例;年龄为30~77岁,平均52.0岁.本组病人均有疫区或病原菌接触史,45例(62.5%)从事畜牧养殖业,22例(3......

    作者:赵疆;涂来勇;刘振峰;王振斌;顾文飞;张恩丰 刊期: 2017- 06

  • 微型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桡骨小头MasonⅢ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锁定钢板+植骨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9例桡骨小头骨折病人,男21例,女8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35.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11例骨缺损严重.X线和CT检查显示为MasonⅢ型骨折.采用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的手术方法,并进行统一的早期康复锻炼.采用Morrey肘关节功......

    作者:王敏;熊怀风;丁超;崔鹏;詹义兵 刊期: 2017- 06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术后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于苏北人民医院骨科行椎体成形术(PVP/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

    作者:毕松超;陈涛;杨建东;张亮;冯新民 刊期: 2017- 06

  • 应用改良双套管脉冲持续冲洗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髓炎

    目的探讨改良双套管脉冲持续冲洗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在治疗骨折术后继发骨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骨折术后继发骨髓炎病人资料,行常规病灶清除术.根据术后处理方式分为两组:改良组15例采用双套管脉冲冲洗结合VSD持续引流7d,对照组10例持续灌洗引流14d.比较两组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红细胞沉......

    作者:张斌;杨志刚;杨晓斐;陈静;华皎;袁凤来 刊期: 2017- 06

  • Vista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单间隙腰椎退行性滑脱症

    目的探讨Vista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单间隙腰椎退行性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间接受Vista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的单间隙腰椎退变型疾病2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为48~79岁,平均(61.0±5.5)岁.L4/5滑脱12例,L5/S1滑脱13例.根据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3例,Ⅱ度滑脱2例.......

    作者:徐峰;李涛;徐彬;谭林英;王智祥 刊期: 2017- 06

  • 血清瘦素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65例资料,男103例,女62例,年龄为49~75岁,平均(64.28±6.12)岁.左髋关节置换88例,右髋关节置换77例.术前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arris评分)为27~52分,平均(42.18±4.48)分.身体质量指数为19.83~32.37kg/m2,平......

    作者:刘加钱;施明宏;黄婧雯;黄群;孙琦;潘小峰;邹澍;吕仁发 刊期: 2017- 06

  •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y,PELD)、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及Quadrant通道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invasive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S-TLIF)微创系统治疗腰......

    作者:罗登科;周纳新;赵红卫;陈垦;聂宇;刘丰平;秦平 刊期: 2017- 06

  • 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比较

    目的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Ⅱ,PFNA-Ⅱ)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板(proximalfemurlockingcompressionplate,PF-LCP)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采用PFNA-Ⅱ或PF-LCP治疗的5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病人的病例资料,男26例,女28例......

    作者:袁斌;葛保健;孟柏屹;孙伟 刊期: 2017- 06

  • 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疗效

    目的探讨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并观察邻近节段的退变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21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6例(76.2%),女5例(23.8%);年龄为24~60岁,平均(42.1±9.4)岁.在严格控制适应证及熟练掌握标准化手术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对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采用腰椎后路减压+Dynesys植入治疗.分......

    作者:刘广武;王子滔;方忠;熊伟;廖晖;李锋 刊期: 2017- 06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