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骨科》杂志是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主办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2010年4月,其前身是医学泰斗裘法祖教授1964年创办的《华中医学杂志》。《骨科》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并被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骨科》杂志作为年轻且迸发蓬勃朝气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贯彻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坚守端正学术的态度。本刊重点报道中国骨科领域先进的基础科研成果和骨科临床疾病诊疗新进展,以及对骨科基础和临床领域国际最新成果的动态综述,坚持刊物的科学性、实用性、信息性。同时邀请国内外骨科专业学者定期撰写专家笔谈和述评等,并开设有实验研究、临床论著、病例报道、经验交流、综述、学术争鸣、会议纪要等栏目。本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从事骨科专业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临床医师、基础研究者和广大医学院校师生。《骨科》杂志以季刊形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季首月20日出版。每期10元,全年40元,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到当地邮局订阅,如错过邮局订阅时间,可随时向本刊编辑部邮订。国内总发行:湖北省邮政公司。邮发代号38-26。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99/R,国际标准出版物号:ISSN 1674-8573。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骨科》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430030事务邮箱:orthoj@tjh.tjmu.edu.cn 投稿邮箱:orthopaedics2009@163.com电话(传真):027-83662649
中西药联用风险与科学配伍原则
时间:2025-07-07 11:11:51
在临床用药中,中西药联合应用已成为常见现象,但若忽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以阿司匹林与甘草为例,两者合用会形成“胃黏膜双重打击”——阿司匹林本身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而甘草中的甘草酸成分会进一步促进胃酸分泌,犹如在伤口上撒盐,可能诱发或加重胃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同样,华法林与丹参的配伍则像“抗凝剂叠加效应”,丹参的活血化瘀特性会加速华法林的吸收,使抗凝效果超出预期,增加出血风险。
物理性与化学性的隐形冲突
部分中药因物理性质特殊,可能改变西药的代谢环境。例如酸性中药乌梅、山楂与磺胺类抗菌药同服时,会酸化尿液,不仅降低抗菌效果,还可能因结晶析出损伤肾功能,如同“用醋清洗滤网”导致堵塞。而化学性配伍禁忌更为隐蔽,如苦参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会与头孢菌素结合形成沉淀,使抗生素“失效于无形”。
药效拮抗与叠加的致命组合
麻黄类中药含麻黄碱,若与镇静药联用,会像“油门刹车同时踩”般抵消药效;而甘草酸与强心苷类药物均会促进钾离子排泄,两者叠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形成“电解质流失的漩涡”。这种机制性冲突往往被患者忽视,误以为“中药温和无害”。
特殊人群的用药雷区
过敏体质者需警惕中药复杂成分引发的交叉反应。例如丹参酮与华法林可能诱发免疫应答异常,临床曾报道联用后出现紫癜的案例。老年人因代谢能力下降,更易受配伍禁忌影响,如阿司匹林与鹿茸合用对胃黏膜的损伤程度可达单用时的2.3倍。
科学联用的三大原则
1.时间隔离法:如必须使用甘草制剂,应与阿司匹林间隔4小时以上,避免胃酸分泌高峰重叠;
2.监测优先策略:服用华法林期间需定期检测INR值,若联用丹参需将剂量下调20%-30%;
3.成分溯源管理:选择标准化提取的中成药,避免含麻黄碱、强心苷等高风险成分的草药随意配伍。
(注:本文基于现有研究证据,实际用药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