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杂志

期刊简介

               《骨科》杂志是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主办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2010年4月,其前身是医学泰斗裘法祖教授1964年创办的《华中医学杂志》。《骨科》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并被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骨科》杂志作为年轻且迸发蓬勃朝气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贯彻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坚守端正学术的态度。本刊重点报道中国骨科领域先进的基础科研成果和骨科临床疾病诊疗新进展,以及对骨科基础和临床领域国际最新成果的动态综述,坚持刊物的科学性、实用性、信息性。同时邀请国内外骨科专业学者定期撰写专家笔谈和述评等,并开设有实验研究、临床论著、病例报道、经验交流、综述、学术争鸣、会议纪要等栏目。本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从事骨科专业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临床医师、基础研究者和广大医学院校师生。《骨科》杂志以季刊形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季首月20日出版。每期10元,全年40元,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到当地邮局订阅,如错过邮局订阅时间,可随时向本刊编辑部邮订。国内总发行:湖北省邮政公司。邮发代号38-26。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99/R,国际标准出版物号:ISSN 1674-8573。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骨科》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430030事务邮箱:orthoj@tjh.tjmu.edu.cn    投稿邮箱:orthopaedics2009@163.com电话(传真):027-83662649                

突发:2025年执业药师报名审核现“材料危机”,数百考生紧急补件

时间:2025-06-27 09:14:50

近日,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报名进入关键阶段,但多地考生反馈,提交的报名材料因不符合要求被系统驳回,部分考生甚至收到“审核未通过”的紧急通知。这一突发情况引发广泛关注,尤其对工作年限证明、学历认证等核心材料的争议最为集中。

材料不全成“拦路虎”:三大高频驳回原因解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被驳回的案例中,约60%与工作证明缺失关键信息有关。例如,某考生提供的单位证明未注明具体岗位职责,仅简单标注“在职”,而政策明确要求证明需体现“药学或中药学相关岗位”及工作起止时间。另有30%的驳回涉及学历认证问题,尤其是持境外学历的考生未及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剩余10%则因社保记录不连贯,部分省份要求提供6个月至1年的缴费证明以核实工作年限,但考生误以为“单位盖章即可替代”。

“时间差”加剧焦虑:补材料只剩最后48小时?

新疆等地明确“考前不审核”,但多数省份仍实行“先审后考”。一名来自浙江的考生透露:“6月24日提交的材料,27日才收到驳回通知,而报名截止日(7月15日)前还需重新盖章、公证,像在跟时间赛跑。”更棘手的是,部分单位人事流程繁琐,重新开具证明需3-5个工作日,有考生无奈表示:“明明工作年限足够,却可能因行政流程错过报名。”

官方回应:材料标准早有预警,建议“三查三对”

针对争议,中国人事考试网工作人员回应称,报名指南中已详细列出材料清单,并建议考生采取以下步骤自查:

1.查学历:确保学信网可查,境外学历需提前认证;

2.查岗位:工作证明需明确药学/中药学相关职责,不可模糊表述;

3.查时效:身份证、社保记录等需在有效期内。

此外,部分省份开通“预审咨询”通道,考生可上传材料电子版提前确认。

考生自救指南:如何高效补救?

对于已收到驳回通知的考生,专家建议分情况处理:

工作证明问题:立即联系单位补充岗位描述,若原单位已注销,可尝试用劳动合同+社保记录组合替代;

学历认证延迟:先提交受理回执,并附书面说明,后续补交正式文件;

社保断缴:提供个税缴纳记录或银行工资流水作为辅助证明。

深度观察:审核趋严背后的行业信号

此次大规模驳回事件,折射出执业药师资格认证的规范化趋势。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多次强调“杜绝挂证”,严查工作经历真实性。有业内人士分析:“材料细化实为‘筛沙’,未来可能进一步联动社保大数据自动核验。”

截至发稿,已有8省份更新补审通知,但考生普遍呼吁延长报名窗口或简化流程。这场由“一纸证明”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