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骨科》杂志是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主办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2010年4月,其前身是医学泰斗裘法祖教授1964年创办的《华中医学杂志》。《骨科》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并被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骨科》杂志作为年轻且迸发蓬勃朝气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贯彻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坚守端正学术的态度。本刊重点报道中国骨科领域先进的基础科研成果和骨科临床疾病诊疗新进展,以及对骨科基础和临床领域国际最新成果的动态综述,坚持刊物的科学性、实用性、信息性。同时邀请国内外骨科专业学者定期撰写专家笔谈和述评等,并开设有实验研究、临床论著、病例报道、经验交流、综述、学术争鸣、会议纪要等栏目。本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从事骨科专业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临床医师、基础研究者和广大医学院校师生。《骨科》杂志以季刊形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季首月20日出版。每期10元,全年40元,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到当地邮局订阅,如错过邮局订阅时间,可随时向本刊编辑部邮订。国内总发行:湖北省邮政公司。邮发代号38-26。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99/R,国际标准出版物号:ISSN 1674-8573。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骨科》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430030事务邮箱:orthoj@tjh.tjmu.edu.cn 投稿邮箱:orthopaedics2009@163.com电话(传真):027-83662649
警惕!儿童退烧药使用禁忌揭秘
时间:2025-03-31 16:16:25
小孩发烧是每个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孩子因为发烧而痛苦,家长们往往会心急如焚,希望能够尽快帮孩子降温。然而,退烧药的使用并不是那么简单,不当使用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几种常见的退烧药,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危害。
我们得了解为什么孩子会发烧。发烧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入侵时,体温会上升,以此来抑制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因此,发烧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是身体在努力对抗疾病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孩子的体温过高,超过38.5°C时,就需要采取措施帮助其降温。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几种常见的退烧药及其可能的危害。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见的退烧药,也是很多家长的首选。它的确可以有效地降低孩子的体温,但是如果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尤其是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给2岁以下的孩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时,一定要非常小心。
布洛芬
布洛芬也是一种常见的退烧药和消炎药,它的退热效果很好,但是同样存在风险。如果过量使用布洛芬,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问题。而且,布洛芬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有些孩子可能对其过敏,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成人中使用广泛,但是在儿童中却是一个“禁药”。为什么呢?因为阿司匹林与一种叫做雷耶综合症的疾病有关,这种病会导致孩子的肝脏和大脑受损,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无论孩子多大,都不应该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退烧药。
中药退烧药
中药退烧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家长认为它们是天然无害的。但实际上,一些中药成分也可能带来副作用。比如,金银花、连翘等虽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腹泻、皮疹等问题。因此,即使是中药退烧药,也不能随意给孩子服用。
面对孩子的高烧,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观察体温:首先要确定孩子的体温是否真的超过了38.5°C。如果只是低烧(37.5°C - 38°C),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来降温,比如用温水擦浴、保持室内通风等。
多喝水:让孩子多喝水,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同时也可以防止脱水。
适当休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有助于身体恢复。
遵医嘱用药:如果需要使用退烧药,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决定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我们要明白一点,退烧药只是暂时缓解孩子的不适感,并不能治愈疾病本身。如果孩子的发烧持续不退,或者出现其他症状(如咳嗽、呕吐等),应该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找出发烧的真正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孩子发烧时,家长们要保持冷静,正确使用退烧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确保孩子的健康安全。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远离疾病的困扰。